暑假期间,中国矿业大学搭建了一座“桥”,让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10所国外高校的21名学生和矿大孙越崎学院的8名学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经历了一场别样的科学和文化之旅。
“这是一次令人惊叹的经历,在暑期学校我不仅了解了很多关于矿业学科方面的知识,还遇到了许多友好的中国朋友,他们给了我一生难忘的回忆!”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留学生杰克这样说道。
极具特色的课程讲座,提升学生专业修养
我校是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学科体系最全的著名矿业高等学府。为了让留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矿大特色学科和研究成果,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暑期学校专门开设“矿床地质学”、“绿色采矿技术”和“矿山安全学”三门专业课程和五场专题讲座。任课教师们精心准备,认真讲解,留学生们虚心求教,态度端正,共同营造出了轻松默契的教学氛围。
环测学院雷少刚教授主讲了以“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为主题的讲座。雷教授从定义和特点、土地复垦技术等方面,细致地讲述了回填工艺等内容,并生动地分析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杰森说:“这个讲座很有专业很有趣,我之前对这方面接触了解的并不多。听完雷老师的讲座后终于豁然开朗了。”
矿业学院的李剑讲师为留学生们主讲“绿色采矿技术”专业课程,主题为露天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李剑讲师对于留学生们的上课热情很是满意,他笑着说:“当与留学生们聊起国际煤炭形势时,他们都有很多各自不同的见解。像这样的沟通交流就是一个机遇,可以提高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电力学院陈宁教授在分享自己的讲课感受时这样说到:“外国学生的参与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是属于知识的探索者,在课堂上会经常问问题,问的问题也十分专业,这说明他们都在积极地思考。而我们的中国学生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在课堂上积极与他们开展竞争与合作。这是好事。”
通过课程学习和系列讲座,留学生们对我校的了解更加深刻。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博士生丹尼尔激动地说:“学习这些课程,使我了解了矿大的学科状况和教学过程,这些都让我十分惊叹!”
别开生面的景区游历,初步体验楚风汉韵
徐州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其亘古不变的就是汉文化的魅力。为了让留学生们领略徐州的楚风汉韵,学校在周末组织留学生们集体游玩,参观了徐州的户部山古街区、民俗博物馆、汉文化景区、龟山汉墓、圣旨馆等徐州特色文化旅游景点,留学生们领略了徐州汉文化的的独特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认知。
留学生们参观了坐落于户部山的民俗博物馆。看到这些从未见过的东方艺术,他们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当经过一处房屋时,里面陈列着剪纸刺绣类工艺品,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杰森在欣赏墙上精致的剪纸时惊叹道:“这真的是人手工剪出来的吗?真不敢相信!”他们无一不深深折服于心灵手巧的中国劳动人民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
留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前往徐州汉文化景区参观游览。位于徐州东郊南麓的汉文化景区规模巨大,内涵丰富,囊括了“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留学生们纷纷被2000多年前“因山为陵,凿石为藏”的楚王陵深深折服;栩栩如生、种类繁多的汉兵马俑让他们叹为观止;汉画像长廊里的汉画像让他们赞不绝口。当留学生一行人走进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龟山汉墓的时候,他们非常激动和兴奋。走在幽暗的墓道中,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乔伊惊讶地喊道说:“天哪,墓道的墙壁是光滑的,实在不敢想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纷纷用双手抚摸着潮湿的墙壁,不停地赞叹中国古人的智慧。
从龟山汉墓出来,留学生们来到了点石园,领略了石头的千姿百态。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瓦列里说:“原来石头也可以这么漂亮。”而当说到圣旨馆时,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劳拉兴奋地说:“我知道,是不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发的通告?”刚走进圣旨馆,威严肃穆的皇帝宝座就映入眼帘。看着一幅幅年代久远的圣旨,留学生们的感慨之声此起彼伏。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感悟中国之美
在此次中国之旅中,除了课程学习和文化古迹参观之外,暑期学校还为留学生们准备了“包饺子”、“书法学习”、“太极学习”以及“茶艺欣赏”等文化体验活动。
在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探索盛宴中,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杰克包了一个取名为“杰克友谊”的心型饺子。他说:“来到中国我真的很开心,我将这枚饺子送给我的中国朋友。”对于中国美食非常有兴趣的杰森笑着说:“看着食堂阿姨包饺子,我以为会很容易,当我自己包的时候,我才发现,包饺子太难了!”
来自矿大书法协会的志愿者还为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毛笔字的练习也给留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奇体验。“我觉得汉字很美丽,我让同学教我写妈妈的名字,想带回去给她展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丹尼尔边说边把那张纸折好放到了包里。
留学生们还到彭城书院里欣赏了中国的茶艺,品尝了中国茶的味道。他们在喝了茶后表情各异,面露苦涩神情的乔伊感叹道:“对中国的茶早有耳闻,今天第一次喝到,没想到这么苦。”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亚历山德拉却面露喜色,开心地说:“中国茶艺的表演很精彩,我看到了一个文明古国对饮茶的重视。”
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同学们课后还自己组织了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志愿者曹越和留学生们来了一场乒乓球友谊对抗赛,曾在省赛崭露头角的她凭借高超的球技给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蒙古德蒙资源技术大学的艾诺尔面对强劲对手而连连失利,她笑着说:“我知道中国的乒乓球是世界第一,但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中国学生乒乓球技术也很高超。”留学生们惊叹于曹越的球技之余,纷纷向她请教。
人与人的交流也是一场心与心的旅程,在这段并不算长的路上志愿者和留学生们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来自波兰的卢卡什生病了,志愿者们给卢卡什送去了银耳红枣汤,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卢卡什非常感动。他深情地说:“认识你们是我的荣幸,谢谢你们。”
离别的时光总在不经意间到来,在首都机场降落时的激动与紧张还历历在目,上海机场的不舍的告别时光已悄然而至。留学生们纷纷上前拥抱工作人员,感谢这一段时间以来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感谢中国学生的热情与友好。
来自波兰AGH科技大学的迈克说:“这26天以来不管是参观实验室、听讲座,还是到煤炭塌陷地实地考察,通过和中国学生相处,我也收获了真挚的情谊。矿大的学生很优秀,矿大更是一所了不起的大学!”
作为此次暑期学校项目的负责人,国际矿业高等教育联盟秘书长张振康总结道:“我们的暑期学校项目发展态势良好,一年年在进步,一次次在创新。我们如今的教学水平和培养方案也得到了国外大学的认可,我希望我们的暑期学校项目可以做成一个品牌,让更多的国际学生了解矿大、选择矿大,将其打造成我校一枚亮眼的国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