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和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结果相继揭晓。我校资源学院辅导员王梦倩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李琳荣获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于5月下旬在武汉大学举行。大赛分为复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96名选手参加复赛。我校辅导员王梦倩经过严格考察选拔,作为江苏省代表队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比赛。复赛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自我展示、主题班会视频四个环节。通过激烈角逐,王梦倩入围18人决赛圈。决赛包括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三个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78名。王梦倩是江苏省代表队三名选手中唯一进入决赛并获得等次奖的选手。
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于5月底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在各高校组织初赛、各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开展复赛的基础上,经过层层选拔,全省共有19名辅导员参加决赛。决赛包括自我介绍与展示、主题演讲、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四个项目,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在教育部思政司的推动下,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作为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已发展成为备受各省教育工作部门、各高校重视的一项重要赛事。我校高度重视参赛工作,此前认真准备,举办了校内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作为苏北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随后又组织举办了苏北地区本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严格选拔推荐选手参加江苏省和全国的比赛。同时,学校和相关学院对我校参赛选手给予了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
在今年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我校参赛选手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集中反映了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多年来,我校着眼于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按照“会教育、会教学、会管理、会研究、有学问、办实事、能吃苦、讲奉献”24字方针要求,加大辅导员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外出学习交流、提升学历学位,坚持开展辅导员沙龙、寒暑假学习研究与优秀学术成果评选、学生工作创新论坛等活动,并形成了专业培养、教育教学、工作锻炼、学术研究、学位提升等多个平台,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一步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有力推动了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发展。
资源学院辅导员王梦倩(右一)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李琳(右)参加第二届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