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中国矿业先驱张广石校友资料捐赠仪式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张广石先生的儿子张印先生及其夫人刘新女士向学校捐赠了所收藏的张广石先生相关资料。
张广石先生(原名张世忠)系学校第一届毕业生,1910年2月,他考入焦作路矿学堂,攻读矿业专业。1912年12月作为首届学生毕业,其毕业证编号为第一号。毕业后,为了表达他献身矿业的报国之志,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广石(“广”、“石”二字合起来为“矿”字)。新中国成立后,张广石先生加入了中国矿冶工程学会。1950年,他还出售了自己仅有的一处住房,全部款项无息投贷给当时资金拮据的同泰煤矿。作为中国矿业领域的先驱之一,张广石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发表了《粘浆炼焦法》等一系列专业论文,出版了《中国矿业志》、《陕西之煤业》、《业矿指南》、《陕西矿产一览》等重要著作。他还积极投身新中国煤炭高等教育事业,专注于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他参与发起成立西安煤矿学校,他还先后被聘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即当今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广石先生在采矿界造诣深厚、影响深远,其生前所保存的大量笔记、照片、著作、手稿、毕业证书等相关实物对彰显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仪式上,校党委书记邹放鸣作了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全校师生员工以及海内外20多万校友,对张印夫妇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张广石先生的毕业证、课堂笔记、手稿等珍贵资料回归母校,使我们仿佛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空变迁,看到了我们位于太行之阳河水之东的那座草创之初的路矿学堂的情景,看到了前辈先贤为国家的工矿事业筚路蓝缕、奋力开拓的身影,体会到了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邹放鸣书记介绍了张广石先生的生平,并指出,张广石先生把自己的毕身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工矿事业,不愧为中国矿业领域的前辈和先驱,令我们这些所有的后来人肃然起敬,我们也为有这样献身矿业、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前辈翘楚、杰出校友而感到光荣和自豪。邹放鸣书记表示,在长达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在历代矿大人的不懈追求和奋力拼搏下,我们学校已经从广石先生就读的焦作路矿学堂发展到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来,矿大人始终秉持建校之初“培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的大学使命,始终担负“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的历史责任,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发展,打造出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我们将大力弘扬矿大百年历史中积淀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前辈先贤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品格,努力推进“特色鲜明、国际一流高水平矿业大学”的建设进程,以更高的教育质量、更大的实际贡献、更好的发展业绩来告慰广石前辈,回报社会各界对矿大的关心、期待和支持!
校长助理王铁群与张印先生签署了《张印先生向中国矿业大学捐赠张广石校友资料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学校将设立以张广石校友名字命名的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采矿工程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初步计划每学年奖励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二、三、四年级排名前三的学生,费用来自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期设立年限20年;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校史馆将开辟专门展位,永久展示宣传张印先生向学校捐赠的张广石校友毕业文凭、著作、手稿等实物;由邹放鸣书记主持编写《中国矿业领域先驱——张广石》一书,张印先生作为编委之一参加;学校授予张印先生和刘新女士名誉校友及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名誉馆员称号。
校长助理李强宣读了聘任张印先生、刘新女士为学校名誉校友和博物馆名誉馆员的文件,并为其颁发了证书。
张印先生作了发言,他介绍了张广石先生生前的学习、工作经历。他表示,自己保存的父亲生前的宝贵资料,陪伴他走过近70年的历程,给过自己感动、启示和动力,已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原来自己想把这些珍贵之物永远保存在家里,传给子孙,用父亲那种刻苦、执着、奋斗的精神影响他们,但是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而今天把它们捐赠给父亲的母校——中国矿业大学,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持久的、无限的,父亲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一代的青年学子。他希望,矿大青年学子能够在中国矿业先驱张广石的精神鼓舞下不懈奋斗,努力去实现中国梦、自己的梦。
仪式上还现场展示了张广石校友的部分资料。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馆长刘长友主持捐赠仪式。校党政办、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对外合作与发展处、校团委、博物馆、档案馆、矿业学院相关负责人,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代表和其他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仪式。
中国矿大举行矿业先驱张广石校友资料捐赠仪式
校党委书记邹放鸣讲话
张广石先生儿子张印先生发言
校长助理王铁群与张印先生签署《张印先生向中国矿业大学捐赠张广石校友资料协议》
校长助理李强宣读聘任张印先生、刘新女士为学校名誉校友和博物馆名誉馆员的文件
校长助理李强为张印先生、刘新女士颁发聘书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馆长刘长友主持捐赠仪式
张广石(原名张世忠)先生毕业证书
仪式现场
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