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我校新增研究生导师上第一堂课(12.9)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09浏览次数:3407

 

        为提高我校新增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业务能力, 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1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了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培训暨经验交流会,会议特别邀请了南京大学王汝成教授、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来我校为新增研究生导师上第一堂课。两位教授在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均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为新导师提供了现成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各学院主管研究生副院长、研究生秘书、全校174多名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院相关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井祥主持。

        会上,南京大学王汝成教授介绍了什么样的导师是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和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两部分的内容,并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王教授提出导师对学校学术水平、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导师应该做好心理、资源要素的准备,考虑好自己准备做哪一类型的导师,并详细地介绍了“权力性”、“魅力型”导师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最后王教授谈了自己当博导的几点体会: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以“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题也作了精彩报告。他提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灵魂是创新,概括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基本特征:有非凡的创新才能、取得特殊的创新成果和在某个研究领域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他介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人才的选拔、创新氛围的建立、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创新平台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创新成果取得的分类有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再创新,创新成果的体现形式有论文、专利、新的产品和政府奖励。他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论文综述、英文论文写作和专利申请作了细致指导。

        最后,高井祥副院长总结致辞,希望不同学科的导师多重视学科交叉,多交流多探讨,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利用联合培养、国家的公派留学机会,重视研究生国际交流的重要作用,将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学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让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和规定,明确导师职责,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本次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经验交流两个阶段。下午集中培训结束后,各学院将组织导师学习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聘请有经验的研究生导师传授经验。

Copyright © 2014 xxgk.cum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