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事访问期间,在科技部部长万刚、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和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的共同主持下,举行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授牌和工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此前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举行了三次清洁煤中方联盟工作会议,正式确定华中科技大学等15家单位为中方清洁煤技术联盟团队,我校名列其中。美方团队则主要包括西弗吉尼亚大学等18家单位。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成立新闻发布会。该中心旨在促进中美两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联合研究中心首批优先领域有三个,即节能建筑、清洁煤、清洁能源汽车。
2011年2月28日至3月2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清洁煤技术联盟(Sino-USA-ACTC,Advanced Coal Technology Consortium)第一次中美双方联席工作会议。100余名中美各联盟单位代表就合作项目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我校副校长刘炯天院士、低碳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张绍良、化工学院副院长周敏出席了会议。
经过讨论,中美双方基本达成共识,首批启动9个项目,主要涉及CO2捕集、利用与封存、煤清洁发电与清洁转化等。根据第一期计划,中国科技部将投入大约3亿元人民币、美国能源部投资约3000万美元支持这些项目。我校经过大力争取和积极宣传,目前已经确定参加其中三个项目,即CO2燃烧后捕集关键技术、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以及煤热解气化分级转化多联产等。
据悉,中方清洁煤技术联盟团队成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能集团、神华集团、新奥集团、浙江大学、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美方团队成员包括西弗吉尼亚大学、怀俄明大学、肯塔基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世界资源研究所、中美清洁能源论坛、GE、杜克能源、阿米那能源环保公司、巴威公司、美国电力公司等。
我校成功加入中美清洁煤技术联盟,是大力实施《中国矿业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一次难得的机会,是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对我校在清洁能源科学领域研究的肯定和期待。学校正在组建研发团队,以低碳能源研究院、化工学院为牵头单位,积极参与项目建议书的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