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赴重庆北京西安等地开展“重走办学路•凝聚矿大魂”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8-30浏览次数:367

今年暑假期间,中国矿业大学“重走办学路·凝聚矿大魂”主题教育活动的百余名师生按照4组路线,分赴焦作、开封、洛阳、郑州、西安、天水、城固、北京、天津、苏州、重庆等11个办学旧址开展历史寻访和教育纪念活动。

校领导刘波、曹德欣、赵建岭、卞正富与主题教育实践团师生、校友代表、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等一起寻访办学旧址、采集11地办学旧址土样、设置办学旧址纪念碑刻或标识4处,大家在实践中体悟学校历代学人在颠沛流离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办学旧址所在地的联系,密切校友与学校的联系,增进校地交流与合作。

822上午,学校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举行主题教育活动暨办学旧址采土仪式。校领导刘波、曹德欣、卞正富,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合川区委副书记文明维、合川区副区长蒋定平,三汇镇有关负责人,重庆校友代表等70余人参加活动。

校党委书记刘波发表讲话。她说,此次活动是一个文化传承仪式,更是一次感知、感悟、感恩活动。上世纪70年代,学校搬迁至四川三汇坝,全校教职工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他们为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干劲和事业心,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矿大人用坚强的意志凝聚出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作风仍然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经过四十载风雨洗礼,三汇办学旧址更加沧桑,凸显出历史文化意味,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生成了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和文化宝库。希望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师生,认真体悟矿大办学中的艰难坎坷和辉煌业绩,追寻矿大办学的初心和坚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朝着建设能源资源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进。

刘波书记、李应兰书记共同为四川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旧址碑刻揭牌。

刘波书记,曹德欣副书记、卞正富副校长、李应兰书记,文明维副书记、蒋定平副区长,校友代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伯平分别采集办学旧址土样。

仪式上,管理学院学生黄子洋、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胡纯朗诵了《百年矿大记》,深情讲述了矿大109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仍弦歌不辍的办学历程,重现了四十余年前中国矿业大学在三汇办学的情景。

参加活动的领导、校友参观了办学旧址校园(现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汇兴社区)。四十余年后,当初“干打垒”建造的房屋依山而建,依稀可见师生们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攻坚克难办学的场景。选矿73级校友、学校退休教师曹廷智介绍,建校时候是盛夏,教职工边建校、边办学,那段岁月十分难忘。

77级校友、年过七旬的刘开善向参加活动的师生们介绍当年求学的情景。

在重庆,刘波书记一行还参加了2018年重庆校友座谈会。刘波书记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并听取了校友们对学校发展等相关工作的建议。重庆校友会副理事长朱伯平主持座谈会。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成军向座谈会召开表示祝贺。自动化77级校友、原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刘景元,企管研90级校友、重庆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杨昌学等重庆校友代表向母校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并围绕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精神传承、办学综合实力提升等建言献策。

816-18日,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组团队分别在西安、天水、城固寻访旧址、采集土样、设置办学旧址碑刻和标识。曹德欣副书记、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了活动。

在陕西西安办学旧址(现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曹德欣副书记和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郭玉安共同为焦作工学院办学旧址铜牌揭牌。

19371020,焦作工学院从焦作迁往西安,在西安城内的东厅门街北侧原陕西省立西安高级中学(现东厅门85号,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租赁校舍,于1025复课。在西安期间,同学们一面学习,一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还有一些爱国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日前线。

在天水办学旧址(现甘肃天水市人民公园),曹德欣副书记和天水市秦州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亚玲共同为焦作工学院办学旧址碑刻揭牌。

1938年初,焦作工学院由西安迁到甘肃天水,校址选在天水南门外的水月寺。学校迁至天水后,因陋就简,在物质条件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很快恢复了教学秩序。当年暑假,学院采矿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25名学生在天水毕业。

在陕西城固办学旧址(现古路坝天主教堂/古路坝小学),曹德欣副书记和城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乔凌及师生等共同采集办学旧址土样。

19387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最终确定在陕西汉中城固。193811月,学院师生从甘肃天水出发前往陕西汉中城固古路坝。1112举行开学典礼,1212私立焦作工学院在古路坝正式复课,开始了学校为期8年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时期。

820下午,主题教育活动第三组团队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民族楼广场开展主题教育暨办学旧址采土活动。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建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范中启,两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在学校学习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干部代表、两校师生代表共60余人参加仪式。

赵建岭副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北京的办学历史。范中启副校长致辞。参与活动的领导、校友、师生共同采集了办学旧址土样。

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学校办学得了自建国以来的显著成绩,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老校友、原自动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世范分享了北京办学时期学校发展故事。

在天津市原开滦矿务局大楼(现和平区泰安道5号,历史风貌建筑),第三组团队和天津校友代表30余人共同回顾了学校在天津办学历史、采集土样、设置办学旧址标识牌。

19503月,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

824上午,主题教育活动第四组团队和苏州校友会在苏州平江路石家角桥共同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寻访办学旧址、采集土样。

19488月下旬,焦作工学院迁至苏州平江路积谷仓(现丰备义仓旧址)办学,招收采矿、冶金两班学生140人,招收预科生30人。194961,焦作工学院在苏州举行了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

718-20日、826,主题教育活动第一组团队分别在河南开封、洛阳、郑州、焦作等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团队师生先后与办学旧址所在地现所属进行了会谈,在办学旧址举行了采土仪式、诵读《百年矿大记》、共唱校歌。

中国矿业大学发端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之后的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焦作工学院等时期曾在焦作原址办学。1915年至1920年学校曾于开封大厅门街(现开封大厅门小学)办学1946年矿大西迁后在洛阳关林关帝庙复校(现洛阳关林景区)办学1947年学校又租借郑州西河阳街灾童教养院(现郑州市社会福利院)为临时校址。

参加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师生、校友表示,追寻矿大办学历史脚步,感受到前辈学人们创业的艰辛与奋发图强的决心,自己深受鼓舞。海归教师、化工学院王虹教授说:“作为一名新矿大人,非常有幸来到三汇旧址,温习前辈们的足迹,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也诉说着前辈们和校友们的故事。”数学学院祁永强副教授表示,“87岁的老教授讲解学校在北京建校的历史和艰辛,让我更深刻更受到了前辈们勤勉、执着、团结与奋斗的品质,也更加体会到学校办学中的艰难坎坷和辉煌业绩。”通过苏州校友微信群得知母校开展此项活动的选矿58级校友、现年82岁的陈金声老人说:“虽然没有到现场参加活动,但是我的心已经到达了现场,这样的活动很有纪念意义。”数学17-4班周新雨说:“从三汇镇到学校旧址的山路崎岖难行,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期待,这里虽然已经是斑驳之貌,但是校史上记载的学长们在艰苦条件下求学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据了解,在2019年庆祝建校110周年庆典之前,学校将结合重走矿大办学路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面向师生深入开展校情校史教育,同时将各地办学原址采集的土样集聚起来,设计制作学校办学历史纪念景观。

Copyright © 2014 xxgk.cum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