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真、善、美的校园氛围,新闻中心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自今年3月起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寻找最美,传递感动”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校园内“最美”的典型代表,展现出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管理服务人员真诚热情、默默奉献,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等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为进一步发挥身边“最美”典型的榜样作用,传递正能量,新闻中心对“最美”师生进行了采访。现选取部分个人或团队的先进事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她,作表率,促团结,搞好团队合作;她,勤思考,细推敲,建立规章制度;她,讲原则,守规章,确保楼宇安全;她,细观察,巧疏导,做好思想工作;她,不怕脏,不怕累,尽心竭力付出;她,常加班,不埋怨,全心全意服务。她就是我校后勤集团昌湖物业一位平凡的编外管理人员——周彤彦。
周到细致,用耐心感动学生
周彤彦用自己满满的热情与真诚对待宿管工作,她用周到的服务使每位住在研三楼里的同学都感到温暖。两年前刚刚接触这份工作,周彤彦很是头疼,她说,每天都要和这整栋楼的孩子“斗智斗勇”。
“孩子们刚进学校的时候,单车总是乱摆乱放,占用安全通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有的时候,我中午也要去蹲点监督。”周阿姨说,宿舍管理的一大难题就是酗酒现象,每次见到都要提醒大家好好学习和工作。“斗智斗勇”背后是周阿姨和学生们之间的尊重和感动,“这栋楼住的都是研究生,素质都很高,虽然有时候我会批评他们,但孩子们都会理解,很多事情在玩笑中沟通一下就可以解决了。”
周阿姨的值班室里放着各种台账,有交接记录、晚归记录、身份核查记录,一切工作都被周阿姨规整得井井有条。她的这份细致和耐心,住在这里的同学都看在眼里。去年毕业的同学们自发地给周阿姨写了感谢信,她小心翼翼地收着, “每当看到这些,我都觉得更有干劲儿了,以后回忆起来肯定也会特别感动。”
严格不苟,用责任为学生保驾护航
温柔的周阿姨也有严格的一面,在原则性问题上她是一丝不苟的。每当天气转冷时,寝室的违规电器便会多起来,威胁着宿舍楼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周彤彦始终秉持“按规矩办事,不按人情办事”的原则,摆正利害关系,一旦发现违章电器,便毫不留情地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耐心说服。住在研三楼的翁同学说:“周阿姨最负责,有时候也很严,但是我们真的很喜欢她。”
从生疏到游刃有余,这期间周彤彦付出的汗水,都保存在两年工作中写下的九本工作笔记里。在周阿姨看来,做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担当,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周彤彦不仅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得好,还承担了很多分外的工作。”保洁刘阿姨说,有的宿舍下水道堵了来不及等维修师傅,她跑上去疏通;有的同学有心事想不开,她走上前和他亲切交谈。
细心贴心,用真心与学生交心
周彤彦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个很“潮”的人,喜欢逛淘宝、看韩剧,她认为自己是性情中人,个性比较开朗随和,也正是这种不服老的心态使她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为了更好地管理宿舍区,周彤彦专门去记所有同学的名字,如今她能说出宿舍楼里所有人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寝室号也能够对应无误。“姐姐、美女、女神”是研三楼的同学对她亲切的称呼,周彤彦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一口一个“帅哥”,仿佛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如朋友一般。
研三楼的学生们对这位和蔼的阿姨有足够的信任,他们敞开心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大家都会向她求助,甚至连感情这种私人问题也是他们时常谈及的话题。
“他们虽然都是男生,却很细心、体贴,做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情。我感冒的时候,他们会去给我买药;除了假期后回校因为火车时间点等原因外,他们基本不会晚归,尽量不打扰我休息。”周阿姨对她的“孩子们”赞不绝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周彤彦从事这项工作两年,从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到2013年后勤集团先进个人,她用努力实现了作为一名宿管的价值。周阿姨用一句“干一行爱一行”总结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感情,她说会继续努力下去,把自己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平凡的人在平凡岗位也有不凡的美,不仅仅是周阿姨,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人在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地为校园这方小小的天地贡献着自己的全力,最美丽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寻找最美”系列报道:
1.把从教当作一种信仰——记“全国模范教师”化工学院匡亚莉教授
2.拾掇青春,辉映缤纷——记“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孙越崎学院郭红军
4.那个陪学生看流星雨的大男孩——记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获得者理学院石礼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