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学校从6月中旬启动了“立德树人•最美教师”师德楷模推选活动,最终,10名教师入选。他们践行着立德树人使命,倾心于教书育人事业,树立了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师道形象。大道至简,大爱无疆,大美永恒,他们是校园中最美的风景线。现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她,文静的外表,身材瘦弱;她,明亮的眼睛,目光深邃。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浑身却散发着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的热情和力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成为她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要求,也是她33年教师生涯的真实写照。
她就是中国矿业大学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标兵、“立德树人·最美教师”师德楷模、机电学院工程图学中心主任江晓红教授。
甘为人梯的教师
在江晓红老师看来,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本质也是最平凡的工作,既然站在了三尺讲台之上,就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
江晓红老师讲授的“工程制图”课是一门基础课程,总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有人讲:“这些课程已重复讲了很多遍,早已是轻车熟路,您又何必那么认真?”但江晓红老师却将教无止境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不懈动力。
她总是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努力将每一堂课讲得新颖有趣,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她说,“讲课是一个日久弥新、精益求精的过程,同样一门课,会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她始终坚持课程的与时俱进,不断将计算机二维绘图、三维造型融入基础工程制图的课程中,并在重复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使《工程图学》课程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江晓红老师介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室的黑板不够用,我都是自己拎两块画满图形的大黑板来教室,后来有了多媒体,我就想着怎么把它用到我们的工程制图教学中,和图学中心的老师一起研究,并不断更新和完善。”
由于江晓红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追求内容的新颖性、方法的多样性、讲授的艺术性,她的课深得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同学们总是早早来教室占座,有时候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外班学生。
机自10-7班的王佳祥说:“江老师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知识讲得十分生动,课堂上风趣幽默,又从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听她一节课比我们自己看书要强百倍。”机自06级章宇涛也说:“江老师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她的课程我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教师的工作很平凡,但是我热爱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怎样疲倦,每当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双双明澈和求知的眼睛时,就会有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讲课时总会充满激情。有时候,教师的一门课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江晓红老师说。
的确,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学工程图学课程,从而对图学感兴趣,毕业后从事了与图学有关的工作。如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党委书记马正兰说:“当初上学的时候,江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说,要打好基础,用心做人做事。毕业了工作至今,我一直没忘江老师的教导,她使我获益终生。”
平易近人的慈母
学生眼中的江晓红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慈爱的长者、知心的朋友。
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还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在人品上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她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彰显出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和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江晓红老师说,“教育是个良心活。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用要内心最深处的爱去宽容、理解成长中的学生。”
正因为如此,不少学生常常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想法和生活经历主动告诉她。她总是耐心地听,细致地解,平等地交流并给予建议。
多年的教育生涯,江晓红老师感悟到:“学生应该多鼓励、多赞扬。”在学生面临学业考试的压力时,她会用轻松的谈话舒解他们的压力;当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对现状不知所措时,她会指导他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去计较成败与否。
“江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在江老师心中,无论来自何方,无论成绩如何,无论家庭背景怎样,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是好样的。”机自10-6班的丁明华说。
“如果不是江老师的提醒,我大学四年肯定就荒废了”,一位从机电学院毕业多年的学生感慨。大一的他初到陌生的环境,不适应大学生活,平时很努力考试却怎么也考不好,一度心灰意冷放弃学习,沉迷于打游戏。江老师对他的状态十分着急,经常找他谈心,“作为大学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亲人负责,对培育自己的学校负责”,毕业多年的他依然深深记着江晓红老师的这番话。
江晓红老师的研究生董程林同学说,江教授不仅仅耐心指导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她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给予他耐心的教导,她用一颗包容的心教会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用一颗宽大的心去爱身边的人。
“教师节就要到了,大家要记得给江老师发短信哦。”这是教师节前夕一位同学在机电学院某个群聊室里发布的信息。
“在矿大遇到江老师,让我觉得不枉来此。”机自06级章宇涛同学发自内心的感叹。
许多学生在离开校园前,都要和江晓红老师道个别或和她留个影,她用心教学,用行动教学生做人,在学院扎根工作,也守望着她从内心喜爱的学生,盼望着他们早日成材。
而毕业的学生返校回到机电学院,也必然会看望多年未见的江老师,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和事业成功的喜讯。对此,她的内心总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严谨务实的学者
“教学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人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从执教的那天起,江晓红老师就牢记着这一道理,作为教师,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必须有扎实的学问功底。
在从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江晓红老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新知识,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将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系统思考,及时总结,使自己的教学始终站在学科前沿。
江晓红老师多年来潜心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精品课程1项、江苏省精品课程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江苏省多媒体课件一等奖2项等共计16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奖,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2项。完成了国家规划教材课件项目“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国家规划教材课件项目“土木建筑制图电子教案”、国家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项目“建筑制图电子教案”、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子项目“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库”、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子项目“公共平台与专业制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育科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项目“建筑图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7部,有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全国上百所高校使用,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主编与参编教材11本,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40余篇。
江晓红老师说:“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们教学团队几代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很高兴我们的工作对全国的工程图学教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同事们提起江晓红老师也总是赞不绝口。机电学院宋彦老师认为,江老师取得的成绩和她工作中的严谨认真分不开,和江老师合作项目十分愉悦,同事们都充分信任她。
对年轻教师,江晓红老师更是给予了很多鼓励。工程图学中心的祁隽燕老师谈起江老师,心中总是充满着敬佩和感激。她说:“那时候江老师鼓励我去参加讲课比赛,她耐心帮我指导、准备,比赛的时候还去帮我鼓劲、拍照。江老师发给我们的邮件,显示的时间常常是凌晨一两点,她总是工作到深夜,让我们十分敬佩。”
三十三载风,三十三载雨,弹指间,三十三年光阴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三十三年来,江晓红老师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杏坛,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人物档案:江晓红,工学博士,机电工程学院图学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工程图学、机械CAD、计算机多媒体、机械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中国矿业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制图”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工程制图”建设立项负责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产品信息建模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电子教案及多媒体课件7部,主编及参编教材11本;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6项、科研奖励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