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独臂少年(12.30)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30浏览次数:32

 

       编者按:12月26日下午,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传播活动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颁奖典礼。由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报送的、管理学院卫向伟同学以自身真实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乐观的独臂少年》获征文最高奖项“特别奖”(全国仅设一名),其作品已由中国青年报专题刊登。卫向伟同学也将于2014年暑假受邀参加“彩虹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项目出国学习和交流。同时,我校获组织奖。卫向伟同学代表获奖者在大会上发言。

        本次“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传播活动以“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为口号,旨在加强大学生励志感恩教育,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本次活动由专家从全国1200多所高校提交的近7万篇征文中评选出特别奖1名、杰出奖20名、青春励志奖50名、优秀奖100名、优秀组织奖50名。

        

           

    我的故事在血与痛中开始,在坚强与微笑中延续。

    我来自河北农村,父母都是朴实、勤劳的农民。在天真烂漫的8岁那年,一场意外打破了原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在昏迷一天一夜,妈妈几次向我输血之后,我转危为安,但却永远失去了右臂。看着我空荡荡的衣袖,妈妈愁白了一头黑发,原本尚有结余的家也变得一贫如洗、负债累累。

    初中时,为了培养我的自立能力,爸妈把我送进市里的寄宿制学校,在没有家人的帮助下,我慢慢学会了独立生活。但是初二时,爸爸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将人撞死,刚有起色的家又变得家徒四壁,我也不得不回到乡中上学。但接连的变故并没有压垮我残疾的身躯,反而使我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加懂得去接受关爱、感恩奉献。

    经过努力与拼搏后,我幸运地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成为管理学院工商12-1班的一名学生。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独立生活,第一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军训是大学的第一课,我拒绝特权,坚持参加军训,忘不了那时深夜打扫卫生的疲惫,忘不了那时烈日炎炎下站军姿的艰辛。军训结束时,我因在军训中表现突出而被授予 “军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军训结束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大学生活。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了锻炼自己,我积极地参加学生工作,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学生会生活部部员,还通过应聘获得了学生公寓楼委会的勤工助学岗位。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和普通人没有差别。现在我成功竞选成为班长,并继续在校学生爱心屋参加勤工助学,用心用爱为同学们服务。

    大一时,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我申请了贫困生建档,学校每月给我发生活补助。大二时,学校又为我减免了部分学费,我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曾宪梓奖学金”。对于学校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唯有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才能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就这样退缩吗?就这样自暴自弃吗?当然不,我们必须让自己振作起来。我们有爱我们的家人,教育我们的老师,鼓励我们的朋友,还有给予我们帮助的陌生人。有爱,我们还怕什么?有许多人问我,会因为失去右臂而感到悲伤和自悲吗?我想说,肯定会,但我每次都能战胜它。而战胜它的关键则在于我的乐观精神。

    每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想霍金、张海迪、海伦·凯勒这些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残疾人,但他们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赢得了世人的爱戴与尊重,我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别样的人生呢?我也时常会想到那些失去双臂、双腿的人,比起他们我是多么的幸运啊。他们可以坚强地生活,那我就更加可以了。上帝在为我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阳光之窗,正是因为身体残疾,我才变得更加坚强,我才更能体会到别人的爱,我才更懂得去关爱别人。生活中充满着这么多美好,我有什么理由悲伤?我有什么理由虚度?

    我梦想成为一名企业家、慈善家,用自己的能力赚取财富,用自己的爱心奉献社会。只有这样,我才可以更好地把大家对我的爱传递下去,才可以更好地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人。心中有梦,就必须风雨兼程。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只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有些感悟只有经历了才会深有体会,生活只有在荆棘与坦途并存时才会丰富多彩。所以,我们不用太在意自己的不幸,而应时刻记得自己拥得美好,时刻保持着微笑的心境和面容,这样就可以面对一切,快乐生活!

 

        相关链接: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评选揭晓(中国青年报)

我校卫向伟同学获全国“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最高奖项“特别奖”

 

Copyright © 2014 xxgk.cum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