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报道我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做法(4.3)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02浏览次数:290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开支标准,抓住关键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培育节约型校园文化,以实际行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取得明显成效,校园内兴起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近期,教育部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学校在行动”专辑先后两次介绍了我校做法。

 

        附1:

“厉行勤俭节约,学校在行动”专辑之一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勤俭节约办教育广泛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

教育部简报〔2013〕第20期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精神,掀起“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热潮。

        大力培育节约文化。融入课堂。江苏、广东、福建等地中小学集中举办以“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队会和团日活动,大力开展勤俭美德教育。合肥、青岛、南宁等地中小学简化开学典礼,把勤俭节约、知恩感恩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融入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开设“勤俭节约”学习专栏,开展勤俭节约专题征文、演讲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氛围。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免费发放节能宣传册、低碳生活读本等宣传材料,积极宣传绿色生活理念。融入生活。上海7所高校开展“校园光盘联盟”行动,发出《“光盘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议,遏制食堂浪费,倡导文明用餐。清华大学倡导“建设节约型学生组织”,提出购买水杯而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减少宣传海报印刷数量,不同宣传地点重复使用;打印材料与手册双面打印、相互传看等贴近生活的倡议。

        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制定节约规划。北京、新疆等地教育部门组织高校编制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节能减排工作规划,着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北京大学实施低碳先锋计划,开展绿色校园相关课题研究,推进建设节约型校园规划工作。出台节约制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出台节约型校园建设意见和实施方案,建立节能目标任务管理和节能监管、考核奖惩制度,把节能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实现制度化、长效化。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实行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制度,严禁随意或超标配置办公设备和家具;探索建立公房有偿使用机制,提高公房使用效率。强化监督检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开展节俭行动进家庭进宿舍评优活动,组织检查和暗访。同济大学发起成立“校园节能督察队”,消除“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西南大学鼓励师生用“随手拍”方式,记录各种节约行动,曝光各种浪费行为,并通过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播放。

        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加强预算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交通大学等建立预算下拨事前审核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每一笔支出实施预算审核,控制经费挤占现象。北京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细化预算编制,优化支出结构,压缩行政、后勤开支,领导带头“过紧日子”。规范公务活动。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规定会议室和大型活动接待地点均不再摆设花草、贴标语。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规定公务接待均安排在校内餐厅,在学校招待所安排住宿。降低运行成本。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等通过网络协同办公,实行OA办公自动化,大力减少纸质通知和发文数量。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我的文件同步云”软件,实现“无纸化办公”和多地共享办公资源。兰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加强学校公车管理,校领导不配备专车,多位校领导出行同一方向实行拼车。

        积极推进科技节能。注重科技创新。华东理工大学通过技术创新,推进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自主研制的中央空调节能集成优化管理控制系统,实现课室空调、照明系统集中管理,节约能耗达30%以上。东北农业大学研制出“数字化校园节能监管信息平台”,建成日处理5000吨的中水处理厂,实现污水零排放。加快技术改造。上海高校通过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金太阳工程、屋顶绿化、校园路灯改造等项目,实现节能6250吨标煤。重庆学校改造供水主管网,安装延时冲洗阀和定时控制冲洗阀,将学生洗脸、洗衣服后的水引去冲厕,年人均节水10-15吨。黑龙江全省90%高校采用节能灯,65所高校在学生公寓安装了智能节电柜,节电率超过20%。推进精细管理。中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实行二级单位“指标到户、计量收费、节约留用、超用收费”的指标控制办法,使能耗管理量化可控。电子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夏大学等建立节能监管平台,实现水电监管全覆盖式计量、分区域控制,单位能耗管理考核、远程控制功能,实现节能监管信息化。

 

        附2:

“厉行勤俭节约,学校在行动”专辑之四

各地各校以节能为抓手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教育部简报〔2013〕第32期

  

        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节能宣传、技术创新、完善机制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营造氛围,节能教育有新意。北京化工大学设立“节能助学奖”,每年从节能基金中拿出2万元,资助20名品学兼优热心节能公益事业的家庭困难学生,在同学中引起很好的反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举办节能宣传周大型广场活动,通过“节能减排”万人签名、节能知识有奖竞答、发放节能灯等,营造浓厚节能氛围;中山大学召开节能经验交流会,邀请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30所大学环保社团共同研讨节约型校园建设问题;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向师生发放《节能宣传册》、《低碳生活读本》学习材料,邀请专家学者做节能报告,深入推动节能活动;山东把节能教育作为学生入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组织“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科普讲座和主题征文活动,制作节能减排宣传视频资料下发到各区县,提高节能活动效果。

        创新技术,节能措施有新招。黑龙江在省内65所高校学生公寓安装智能节电柜,实行“定额管理、超用自负、节约留用”办法,用电量减少20%;湖南省部分高校建立水电信息无线采集与监控管理平台,实时掌握水电能耗动态信息,科学化管理用水用电;中国矿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采用空调节能管理控制系统,在学生公寓空调植入“温度控制仪”,将空调运行温度控制在26℃左右;北京大学采用绿地节水新喷灌技术和学生浴室智能卡计量收费技术,喷灌用水年节约6万吨,学生浴室人均用水量下降40%;东北师范大学新建二次供水泵站,全部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节水节电20%和30%以上;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广泛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智能照明节电控制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等,节水节电工作成效显著;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等充分利用网络和OA系统,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西安交通大学在全校办公场所推广使用计算机智能节电插座,实现电脑关机后所有电源自动切断,有效降低能耗。

        完善机制,节能管理有保障。江西省将节能工作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干部年度考核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常抓不懈;新疆、福建、重庆等地教育部门建立完善节能考核奖惩制度,把节能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生活、教学工作,实现节能工作的制度化、长效化;湖南师范大学出台《湖南师范大学节能管理制度》、《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成立节能改革领导小组,对二级单位实行“指标管理、定额包干、超用缴费”水电使用模式,深入推进节能校园建设;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将学校节能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Copyright © 2014 xxgk.cum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