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优良教风学风,表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的成绩,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热情,学校连续多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评选活动。2015年,经教师本人申请,在学院推荐、学生网上投票的基础上,学校遴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10人,现对他们的事迹进行报道。
他有着一张让人温暖的娃娃脸,年轻的脸上一直面露微笑,给人亲近之感。
他工作兢兢业业,课上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诠释;课外与同学打成一片,鼓励同学追随兴趣,多面发展。在同学眼中,他亦师亦友,一声声亲切的“环哥”就是他与同学们的深厚友谊的诠释。
他就是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何环。
倾情教育,打造趣味课堂内外
何环老师认为大学时间很宝贵,“大学四年是人生中相当宝贵的四年,应该好好把握,应该尽量尝试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何环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合理利用时间,好好把握短暂的大学时光。
何环老师也在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丰富上课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据我观察,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喜欢表现自我。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一堂有意思的课比起死板的说教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
何环老师总会在第一节课上将自己的QQ号给同学,在网上与同学们分享许多带有趣味性的专业知识或是时事新闻。“我采用这种方式,就是希望能够让同学们看到这个专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也能为同学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比如进行一些项目研究都可以从里面找到一些想法、思路。”
“我记得刚刚当上教师那会,对于如何上好一堂课很迷茫,于是去听其他老师上课,去网上看教学视频,多渠道取经,不断摸索方法。有一个方法很不错,我要求学生根据上课中的内容做一个学术展板,形式比较自由,比如说画一幅漫画来表现某一个反应原理或过程,这种作业得到学生热烈反响。看着他们兴致很高地完成这个作业,我和他们都收获了快乐。”也正是这种创新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了课堂,爱上了这位有意思的老师。
何环老师采取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带领同学做科研项目的同时,他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过来改进教学,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时下前沿的科技消息渗透进课堂,鼓励学生,增加他们对专业未来的信心。
亲和待人,关爱学生无微不至
“同学们都喜欢叫我‘环哥’,我也喜欢这个称呼,从年龄上来看,他们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又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所以就更加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现在担任生工14级一班班主任的何环老师,在2015年定了一个目标,“与班级里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进行一次畅谈。交谈内容当然不一定只是学习,还有未来规划、生活等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更能贴合实际地为他们提供一些意见。”
“之前在我当班主任的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为人开朗,喜欢结交朋友。我就和她进行几次交谈。最后我鼓励她,即使学习成绩不拔尖,但是专业基础还是应该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好好发展。这个学生毕业后做市场营销,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联系,还是很好的朋友。”
对于学生何环老师总是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想法。“我不是一个严肃的老师,我不会要求他们必须达到什么目标,一个学生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在了解到他们情况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说教与交流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想和学生们站在同一方土地上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他带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男生,初次上课时无精打采,还存在迟到缺课等等情况,何环老师并没有对这个学生产生不好的印象,和他交谈后,了解了他的打算以及大学目标,然后鼓励他珍惜时间。现在,那位男生准备考研,何环老师还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
生工14级一班的胡巧伊这样评价他:“何环老师平时和我们聊得很多,有时会单独把大家聚起来,聊聊生工专业走向、自己的科研项目,让我们对本专业充满信心。何环老师是一位很负责、很热情的老师。”
予人希望,压力虽在动力无限
“作为网络所传‘青椒’中的一份子,的确压力很大。加之家里有了小孩,我也得照顾家庭,所以有时候会分身乏术。比如我会在陪孩子之后,熬夜备课或者做研究”。即使这样,何环老师对于这些压力并不觉得有多苦,他觉得这也是作为老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而且这些压力它们存在是不能避免的,你在有压力的同时,能够享受到一份快乐,这些都是并存的。”
谈到何环老师的教育理念,他说:“我想用自己的能力尽量引导同学们看到希望。‘希望’是个很宽泛的词语,具体化以后却又失去本有的意境。我定义的‘希望’是带给他人一种动力。总的来说,生工专业转专业的人数是很多的,很多学生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对专业发展前景也缺乏信心。我就希望在我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让他们对本专业更专注,充满热情。”以带给学生“希望”为教育理念的何环老师,总是充满活力,用轻松亲切的方式教导学生。
因为一份责任,何环老师不敢对家庭以及工作任何一方有所松懈。“我常常周六才回家,这样能够让自己有充裕的时间来做研究,然后腾出周末的时间陪孩子。”
因为一份热爱,搞科研已经成为何环老师兴趣之一,在带领学生做科研,学术研究进步的同时,他和同学都获得了成长。
何环老师在近三年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三项,指导本科生发表EI论文一篇,主持校教改项目一项,发表教学论文一篇,获得校青年骨干教师、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百佳教学教师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何环老师过去努力的嘉奖。
关于未来,何环老师也做出了明确的计划。“我希望在近几年不断努力,在科研和教学上有所突破,我能够带领好我的学生,他们能够在大学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