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往而不胜。”辅导员岳建刚这样形容这个班级。在这个群星璀璨的大家庭中,8人加权成绩专业排名前十,9人保研成功,班级集体获得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班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而在他们看来,这个集体之所以这样优秀,离不开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他们就是团结一心的水文13-1班。
用榜样带动积极性
“我们班级之间的关系就像糖葫芦一样,班委就是中间那根竹签,其他的同学在各自兴趣爱好和性格的推动下各自组成小组,串到一起才会成为一串糖葫芦,浇过糖才更甜,而这个糖,就是我们的集体精神!”班级同学这样生动地形容这个集体。在班级一个个小组的带动下,这个集体从优秀到更优秀,走出了他们自己的风格。
高考后突然的自由和放松,愈发安逸的生活让很多人沉迷,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本职学习,也就渐渐被淡忘了。庄清宇同学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刚入校也和很多人一样,加了许多的学生组织,经常和室友一起打游戏。曾经,我以为就会这样一直堕落下去的大学生活,却在身边的人变得优秀后开始悄然发生改变。周围的同学都变得越来越优秀,我又有什么理由倒退?”他这样说到。在室友放弃游戏、慢慢改变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他也在慢慢地努力,在周围人的带动下开始变得努力学习,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自己。他坦言,最初肯定是痛苦的,但是好在他并不是孤军奋战,身边勤奋的舍友是他学习的榜样,班级良好的学风促使他不断督促自己,他说:“我总不能拖了集体的后腿吧!”
大学的生活不只有学习,每一次的集体活动,都可以看到他们全班人员一起出动的场面。合唱比赛、新生歌咏比赛、运动会……一次次集体活动,让每一个人的心渐渐靠拢,集体荣誉感也愈来愈强。老班长曾说:“不管什么活动,班委一定要去,班长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通过一个人带动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带动其他宿舍,这样就可以带动全班同学一起参加。”他如是说。这样的带动策略无疑是很有效的,而女生又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庄清宇对我们说,“我们班的女生非常团结,也非常支持工作,每次活动女生都到齐了,男生又有什么理由缺席呢?”在班委的带动,周围同学和舍友的影响下,每次班级活动不管大小,基本都是全班参加,这样一来,参与感有了,集体荣誉感也更强了。
“无论学习还是活动,不管是由寝室长去带动,亦或是由关系好的同学去带动,每一个小组的集体感渐渐转变为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整个班级最终凝聚起来更快更好地成长,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彼此的带动,共同的付出,携手风雨前行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班级渐渐地成长为理想中的样子,如钻石般开始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用爱心温暖大家庭
“那不仅仅是我们的班集体,更是我们的家。我们在四年的成长中为这个家添砖加瓦,这个家也从心底里带给我们温暖、关怀和爱。”庄清宇微笑着讲述着属于班级的温暖回忆。
“我们最难忘的就是班级间的篮球赛了。那时已经是深秋,平时打篮球习惯喝凉水的我们却喝到了女生们提前凉好的温开水。”班上的男同学们说起这件事语气都变得格外轻快:“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我们都感觉到了来自班级的支持,我们有坚强的后盾,所以才敢奋勇拼搏,大步向前。”场上球员们奔跑驰骋,为了班级荣誉拼尽全力;场下其他同学呐喊欢呼,加油助阵。这样一个温馨如家的集体,坚定了他们共同努力前行的信念,也增强了他们披荆斩棘的勇气。
初入学校,互相还不太熟悉的班级同学,一起相约去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我已经不太能记得清楚当时都参观了什么,我只记得我们一起畅谈和合影,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四学年的班长宋小川这样说。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再一次全班相约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四年前在这里合影的情形一样,谁都没有缺席。不管是曾经的稚嫩与青涩还是如今的成长与成熟,都是这个班级给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我相信,即使毕业之后,大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但是某一天有人提起一个话题,即使长久没联系,大家还是会聊得很火热。”庄清宇说。四年来,每一次的班会、郊游和比赛,都蕴含着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一起面对,一起奋斗,一起哭,一起笑,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只是一个班级,更是一个家。
“他们都要走了,我不能走,我要留在这里看着这个家!”一位保研本校的同学说道。他们的大学生活已经到了尾声,但这不是结束,他们在,这个家就在,他们之间的故事,未完待续!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班风
一个班级的优秀与否,与整体的规划和建设是分不开的。而每一个活动几乎都是全员参加的他们,得益于班委在大一时就开始的班风建设,好的班风,成就了更优秀的班集体。
初入大学时的第一次团辅活动“牵手大一”,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面对第一次的不熟络,开展什么样内容的活动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开班会之前,我们班委都会先想出几个创意,几个人讨论好比较合适的点,再和班级的同学交流想法,最终作出适应班情的决定。”班级第一任团支书这样告诉我们,“作为班委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而沟通是成功的不二法诀。”得益于班委坚持沟通的建设方法,班级同学很快就熟络起来,班级中的氛围也越来越融洽,心渐渐靠近。
班风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正如学校中其他班级在举办各种活动时,面临的班级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3-1团支部在大一合唱比赛的准备过程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一位同学说到:“我记得当时班长还发过火。”“有时发火挺管用的,当然,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发火,我们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管理政策,我发火的同时,别的班委又会采取别的措施,比如深入班级同学安慰、调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委之间彼此配合。”宋小川这样告诉我们。正是由于他们对每一次活动都给予极高的重视度,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团队中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所以这个班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很强的参与感,虽然班委换了很多届,但他们对班级中每一个人负责的态度却一直延续下来。好的开头也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各种小活动中开始获奖,开始受到学院的关注和重视,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我们就更加努力,让这样的优秀形成一个良性循坏。”
“我们班真的是卧虎藏龙,在大三写班级申优材料时,我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少荣誉,每个人都已经变得这么优秀了。”庄清宇同学这样告诉我们。正是每位同学的共同出力才把班级建设得越来越好。
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人愿意做停留的泥沙,大学这四年是他们将自己的梦想付诸于行动的时光。众石成山,聚沙成塔,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努力最终成就了这个优秀的集体!